燃料电站油库废水解决方案
- 简要说明 :
- 文件版本 :
- 文件类型 :
1. 燃料电站油库废水简介
燃料电站是利用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将水加热成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运转,从而将燃料的化学能依次转化为热能、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孟加拉国有一定的天然气储量,天然气是其燃料电站的主要燃料。
尽管天然气是电站的主要能源,但在天然气供应出现故障、管道维修、气源不足或其他紧急情况下,重油可作为备用燃料。重油库储存的重油能够保证电站在天然气供应中断时迅速切换燃料,继续发电,维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避免因燃料短缺导致停电事故,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和对用户的可靠供电。
天然气电站重油库废水是在重油储存、运输及相关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一定污染性的废水,主要包括油罐清洗废水、地面冲洗废水、初期雨水以及设备冷却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油、柴油等油类物质,泥沙、铁锈、灰尘等悬浮物,COD以及重金属。水质较为复杂,水量波动较大,需要采用专门的除油工艺及设备进行预处理。
2. 燃料电站油库废水处理工艺
燃料电站油库废水一般处理工艺为预处理(隔油池/调节池)-物化处理(混凝沉淀/气浮)-生化处理(水解酸化/好氧处理)-深度处理(过滤/反渗透)-污泥处理(污泥浓缩/脱水/处置)。
预处理主要是通过静置或者斜板隔油等方式,使废水中的浮油和分散油分离并上浮至水面,被收集起来,可去除大部分粒径较大的油滴,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由于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可能存在波动,有时也会设置调节池用于均衡水质和水量,为后续处理提供稳定的进水条件。同时,在调节池中可设置搅拌装置,防止悬浮物沉淀。
物化处理在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气浮或混凝手段,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油类、胶体,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废水经过预处理和物化处理后,利用厌氧菌/好氧菌的微生物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溶解性有机物分解为氮气、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生化处理过后的污水中还有一些难氧化的有机物,深度处理是通常是利用砂滤或活性炭过滤,截留住这些有机物,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从而达到外排标准。
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过重力或机械方式脱出污泥中的水后即可进行卫生填埋、焚烧或堆肥。
3. 科力迩技术
传统天然气燃料电站重油油库废水处理工艺通常涵盖五大核心处理单元,各单元内部嵌套 2-3 级细分处理流程,整体呈现工艺链条冗长、系统复杂的特点。其中,生化处理环节作为污染物降解的关键单元,其微生物菌群对环境变化表现出显著的敏感性:一方面,废水中微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石油类污染物)极易抑制微生物活性,甚至导致菌群失活;另一方面,系统对水质指标(pH 值、盐度、营养物质比例)及水温条件的适配范围要求极为苛刻。一旦进水水质出现剧烈波动,如石油类浓度骤升、COD 值大幅变化,微生物代谢效率将显著下降,进而导致处理效能恶化。此外,为维持系统稳定运行,需持续监测并精细调控多项运行参数,操作流程繁琐,对运维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无形中增加了运营管理成本与技术风险。
针对传统处理工艺的局限性,深圳科力迩采用分阶段高效处理技术体系:前处理阶段采用旋流溶气气浮技术(CDFU),深度融合超微纳米气泡破乳与旋流离心分离技术优势。超微纳米气泡通过气液界面张力作用,对乳化油滴进行高效破乳;旋流离心分离则利用离心力场加速油滴聚并与分离,实现乳化油的快速脱除。后处理环节引入臭氧高级氧化气浮一体化装置(CDOF),通过臭氧的强氧化性深度降解水中难分解有机物,同步借助气浮过程强化污染物分离效果,确保处理后水质全面达到排放标准,为天然气燃料电站重油油库废水处理提供了高效稳定的解决方案。
工艺流程图
2021年在孟加拉国燃料电站采用了两级CDFU+KFM活性滤料过滤器的工艺,在进水含油≤2000mg/L的条件下,出水含油≤10mg/L,除油率达到99.5%。
设备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