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溶气气浮(CDFU)与传统溶气气浮的技术革新与优势解析
- 简要说明 :
- 文件版本 :
- 文件类型 :
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旋流溶气气浮(Cyclonic Dissolved Gas Flotation Unit,简称CDFU)作为新一代气浮技术,通过多重技术集成实现了对传统溶气气浮的全面超越。本文将深入分析两者的技术差异及CDFU的突破性优势。
技术原理的革新
CDFU创造性地将旋流离心分离技术、超微气泡发生技术和溶气气浮技术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三重协同效应"。其核心在于通过特定角度的切向进水,显著提高旋流速度和离心加速度,形成高度稳定的旋流流场。这种流场特性强化了微气泡与油滴的相互作用,促进其向流场中心区域高效聚结,从而提升气浮效率。
传统溶气气浮仅依赖单一的气浮原理,气泡直径通常在30-100μm之间,均匀性一般,而CDFU产生的气泡直径精细至5-30μm(中值≤20μm),这种超微气泡群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吸附能力。
图.超微纳米气泡效果
结构设计的突破
CDFU采用双气浮区创新设计,废水切向进入装置后产生更强的离心力和离心加速度,更有利于气泡和油滴在中间聚集,气浮效果更佳。这种设计空间利用率更高,结构更紧凑。
底部采用锥形除砂设计,在离心力作用下,颗粒逐渐被甩向中央圆筒内壁并沿内壁向下流入锥形区域,始终保持旋流状态,极大降低了砂砾沉积的可能性。传统溶气气浮多为敞开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而CDFU采用压力容器撬装设备,更适合空间受限的作业环境。
图.某炼化污水处理现场-两级CDFU旋流溶气气浮
性能参数的飞跃
在关键性能指标上,CDFU展现出显著优势:
· 处理效率:单级除油率>90%,远超传统溶气气浮的60%-85%;悬浮物去除率>80%,比传统工艺提高10-30个百分点
· 处理精度:可稳定去除粒径<3μm的油滴(去除率>80%),而传统工艺仅能处理>5μm的颗粒
· 停留时间:<5分钟的处理时长仅为传统溶气气浮(15-40分钟)的1/8-1/3,大幅提升处理能力
· 适应能力:可在10%-120%的流量波动范围内保持稳定性能,应对油田水质剧烈变化的挑战
运行维护的优势
CDFU采用全封闭自动控制系统,相比传统溶气气浮的手动敞开式运行,实现了真正的智能化管理。其压力排油、排渣机制无需机械动力,避免了传统刮渣机易故障的问题。
在能耗方面表现突出:
· 气体消耗仅为进水量的2-3%,是传统工艺的1/10
· 系统压降≤0.05MPa,能耗降低40%
· 排油比0.5-2%,仅为传统工艺的1/5
尤为重要的是,CDFU全程无需化学药剂,污油可回收利用,彻底避免了传统工艺因添加PAC/PAM而产生的危废污泥问题,污泥量减少90%,真正实现绿色处理。
应用场景的扩展
CDFU特别适用于处理高难度含乳化油废水(如进水含油≤5000mg/L),在油田或海上平台等环境苛刻的场所展现出独特价值。某现场测试数据显示,即使进水含油量高达3464.35mg/L,CDFU仍能实现94.98%的去除率,出水含油仅173.83mg/L。
传统溶气气浮由于占地面积大、效率不稳定,主要限于陆地对占地要求不高的场合。而CDFU紧凑的设计(占地面积仅为传统1/3)和卓越的抗冲击性能,使其成为海上平台、高难度工业废水处理的首选。
技术前景展望
CDFU通过旋流场强化、超微气泡发生等技术创新,实现了气浮技术从"粗放处理"到"精密分离"的跨越。其纯物理分离特性完美契合当前环保要求,而智能化运行模式则响应了工业4.0时代的运维需求。随着油气开采向深海、非常规资源发展,CDFU将成为应对复杂水质挑战的核心技术之一。
未来,通过与臭氧催化氧化(CDOF)、活性滤料过滤器(KFM)等技术的组合应用,CDFU将在零排放水处理系统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推动整个水处理行业向高效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迈进。